上周热轧卷板全国主要城市价格较前周普跌,上海价格较前周下跌50元/吨,广州价格较前周下跌30元/吨,天津价格较前周下跌20元/吨,全国均价为3425元/吨,较前周下跌19元/吨。截止至9月26日,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全国热轧五日均成交量34784吨,较上周降4.12%,月环比增11.64%。本周市场行情报价窄幅震荡,成交情况较上月有所回暖
冷轧板卷:1.0冷轧均价为3964元/吨,周环比下跌1元/吨。现主要市场行情报价如下:上海市场1.0mm本钢冷卷报价3820元/吨,周环比下跌10元/吨;广州 1.0mm鞍钢冷卷报价3950元/吨,周环比持平:天津市场1.0鞍钢天铁冷卷报价3790元/ 吨,周环比下跌20元/吨。近五日成交量22229万吨,周环比增加5.8%。近五日成交量20007万吨,周环比下降10%。
成本&利润测算:上周焦煤及废钢价格整体表现偏强,而焦炭价格持平,因此热卷、冷轧成本继续小幅下降;而在成本下降的过程中,成材现货利润则继续小幅修复。


热卷:据Mysteel热轧板卷全样本调研,热轧板卷上周预计合计影响量为2.2万吨,本周实际合计影响量为2.3万吨,下周预计合计影响量为0。下周预计无新增检修/复产,除上述钢厂外,其余生产情况较为稳定(本周统计周期2025年9月18日至2025年9月24日;下周统计周期2025年9月24日至2025年10月2日)。


上周铝市场呈现供需双弱格局,价格受宏观和仓库存储上的压力震荡下行,但现货逢低补货提供局部支撑。建议重视库存变化、政策动向及下游订单改善情况。
上周铜市场整体运行呈现价格反弹、库存分化、交易活跃和供需紧平衡的特点。价格上升主要受备货需求和宏观因素驱动,而库存变化反映区域差异。交易量波动表明市场参与者调整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基于数据局限性(覆盖至9月26日),建议关注后续发布的数据以获取完整周期视图,并密切监控四季度供需动态和全球宏观经济指标对铜价的影响。
上周锌市场多空因素交织。海外低库存和高升水对价格构成支撑,但国内旺季需求表现没有到达预期,现货成交疲软,使得锌价整体承压,运行于区间下沿。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内弱外强的格局能否通过出口窗口的开启得到缓解。若后续锌锭出口量增加,有望推动沪伦比价上修,并为内外反套策略提供机会。预计短期内锌价仍将维持区间震荡,主力合约参考区间为21,900-22,200元/吨。
上周镍市场运行于宏观利好出尽、基本面供需双弱的格局之中。期货与现货价格双双承压,但现货相对坚挺使得基差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游原料价格虽有短暂冲高,但缺乏持续支撑。展望后续,高库存和偏弱的需求预测将继续压制镍价上行空间,尤其是新能源板块的需求疲软是关键制约因素。然而,成本端(如镍矿价格坚挺)和政策端(印尼RKAB审批的不确定性)仍可能提供下方支撑,并可能引发价格的阶段性反弹。市场参与者需重视印尼矿业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中国“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实际成色。预计短期镍价将延续震荡格局。

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提出 2025—2026 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4% 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慢慢地加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的总目标。
提出 2025 年至 2026 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 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 1.5% 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 2000 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慢慢地加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9 月 15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联的内容作出规范倡议。例如,整车企业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企业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 60 个自然日等。随后,上汽集团、比亚迪汽车等多家车企纷纷表态,积极响应协会倡议。
9 月 17 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开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设置了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
9 月 17 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主持召开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工作座谈会。来自地方政府、企业等 17 家单位代表围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进一步释放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